“5...4...3...”场边的观众紧盯着电子屏幕,等待结束时刻的到来,替补席上的教练和队员也准备好冲入场中欢呼庆祝。比赛结束,5:1!中国男子冰球U20国家队战胜澳大利亚,夺得冠军。全场球员拥捧奖杯、喜极而泣。
北京时间2019年1月14日,为期8天的2019男子冰球世界锦标赛U20丙级比赛于冰岛雷克雅未克打响,共有8支队伍参赛。中国队分别以12:1、14:1、6:1的比分先后战胜新西兰、南非和保加利亚,夺得B组头名进入4强淘汰赛。在半决赛对阵土耳其的比赛中,中国队保持胜利劲头与稳定发挥,12:1力克对手。在决赛结束后,中国队成功升级。其中,中国队员包揽赛事积分榜前5,射手榜前10中也有6名球员进入,同时助攻榜前10中也出现了5名中国球员的名字,中国门将武思铭以93.94%的扑救成功率荣登守门员排行榜第1。在2019“固点”之年,中国冰球此次胜利取得了良好开端。
“我们好像一架米格-25战机”
在相同目标和夺冠信念的精神鼓舞下,队员们在正式开赛前的集训中便建立起共商共策、专注比赛、畅所欲言的良好沟通氛围。“我的位置是一名后卫,在对阵南非的那场比赛中,教练和队友让我承担起强打组进攻端的位置。队友们很信任我,待我跑出空档时会立刻将球传到我的球棍下。”球队队长司瀚文回忆。“这场比赛也由我率先破门,接着梅开二度。真的是太令我难忘了。”荣登积分榜第一的队员闫俊丞也因比赛需要分别担任过中锋和边锋的位置,队员们无论何时能跟他良好配合,让其完成不同位置上的任务。身为后卫的张德翰不仅需要在场上严防及破坏对手进攻,还需承担起组织进攻发起点的角色。队友间的有效配合及出色发挥,也让他取得5场比赛14次助攻的成绩,最终赢得本届比赛最佳后卫奖。随着接二连三的胜利,整个团队内部的默契度、信任感进一步增强,整支队伍也在比赛中像一台结构完整、协调运作的机器一般进行转动
此外,3名来自北美俱乐部的队员成为了这支团队的“沟通桥”。该队主教练、国际冰球联合会名人堂教练雅各布·科利克(Jakob Koelliker)的话能被这3名队员较好翻译、传达给其他人,使得队员们对语言内部蕴含的情感、情绪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逻辑方式等多个维度、层面能更好领悟。整个团队的沟通因此更加流畅准确,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都有所提高。
“队员们的确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弥补。”教练员胡江表示。“各自拥有的阅读比赛能力、场上运控球技术、扎实的个人基本功和较强战术执行力弥补了各自所短。互补为整、相得益彰。”团队整体的系统性效应在赛期得以展现,良好的团队氛围也成为团队取胜的基础。“尊重、耐心、纪律”、“专注比赛”等队训内化为整个团队的精神动力。待燃油满贯,“米格-25效应”便得以体现,“1+1”在他们手中大于了2。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队伍畅通的沟通氛围成为了其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保证,队员和教练总能够畅所欲言,共商解决。在第一场与新西兰的对抗中,队员初松泽在与欧美等对手的身体对抗中处于下风,颇感无奈。局间休息时,他和大家讲出了这个问题,其余人也感同身受。团队认为欧美等球员高大强壮的身材优势也是他们动作频率、转身速度较为迟钝的劣势。团队要发挥速度优势,撕扯对方防线,进行高压逼抢。据此思路、队伍调整打法,使得他们在此后遭遇欧美对手的比赛中能够顺利拿下胜利。
此外,整个团队也能根据不同场次的对手特点和赛时表现进行灵活应对。在与土耳其的那场关键对抗中,第一局双方1:1僵持不下,休息时针对对手进攻、防线、队员个人的相关弱点调整策略,分别以6粒和5粒进球拿下剩下两局,并取得了球门再未失球的结果。
善于发现、化劣为优、集中力量、重点攻击对手薄弱之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即使对手是千里之堤,然有蚁穴之漏,也会溃败崩塌。”教练团队表示。
“问题,还是有的”
“虽然我们取得了5连胜,但是问题通过实战表现了出来。”队员和教练都保持着“热”胜利下的“冷”思考:“况且在明年,我们将会面对实力更为强劲的对手。”
诚如前述,队员的身体对抗能力较为薄弱,“他们需要在陆地训练上再多下功夫。”主教练雅各布·科利克强调。同时表示,应继续采用“陆地+冰上”双结合训练模式,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以保证高强度对抗下的发挥稳定性和理性决策。此外,战术执行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需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同时加强。他还指出,队伍仍着手加强纪律性,以保证其他方面得到系统性提高。同时,队伍需提高比赛的阅读力和理解力,对自身和对手的优、劣有更为全面、迅速和准确的判断;还要加强冰球心理能力,更加具备竞争意识,专注球员角色,挖掘球员特点。
良好的团队设置也是球队得以提升的重要条件。应强化总监督、教练、服务保障等相关团队构成,夯实人员配备基础,着重明确长、短期目标,带领球队参加更多比赛、丰富实战经验,并通过反复的观察和总结,逐步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点的球技风格。“打铁还需自身硬。”教练员胡江说。
1981年3月14日,中国男子冰球队在首都体育馆战胜法国,《人民日报》发表名为《奋勇闯关记》的文章进行报道;同年3月17日,中国男冰3:1战胜匈牙利,成功升级,首都大学生激动不已,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北京时间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正式宣布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时间2018年5月17日,国际冰联全体成员大会一致通过中国冰球队获得直通2022北京冬奥会资格。近年来,中国冰球协会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为实现“参赛也要出彩”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等目标贯彻执行、添油助力。协会以实体化为导向,逐步加强自身建设;以组建国家队为抓手,全方位实施“与狼共舞”计划,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青训体系和联赛体系;同时加大冰球运动普及力度,建立全国范围内多种青少年赛事,夯实中国冰球运动长效发展基础。此外,全国多个地方及领域也积极投入,通过建队、办赛、宣讲等活动全方位提高我国冰球实力。
“随时等待国家的召唤。”队员们谈到,同时表示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冰球生涯里最大的梦想之一,希望届时在队中拥有其位。同时也将不断努力,期待着在更大的赛场上有所发挥。此外,这一系列的赛事,只是前进之路中的一环。中国冰球界还将持续落实要求、化劣为优、整合资源、夯实实力,只为有朝能够继续奋勇闯关。
关注中国冰球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