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东
出生于北京,起步于北京虎仔队,后远赴加拿大打球,18岁的宋安东在前不久被NHL(北美职业冰球联盟)球队纽约岛人队选中,成为后备队员。包括宋安东在内冰球人以及热爱冰球的粉丝们惊喜之余,也深深知道这次选秀只是个开始,“宋安东自己也说过,他要想打上NHL,至少还要再努力五年。”中国冰球队领队于天德说。
但不管怎么样,宋安东至少已经入围了NHL职业队伍的行列,站到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他的入围对于中国冰球的促进无疑是历史性的。那么未来中国会不会再涌现出更多的宋安东?甚至如果有人想复制宋安东的路子,能成为可行的一种模式吗?
于天德介绍说,宋安东的模式其实是可以复制的,前提是孩子身体条件好,而家庭又拥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但从长远来看,培养“宋安东”的模式毕竟属于个别现象,中国的冰球运动如果真的想有长足发展,应该从培训教练、竞赛出口等多种方式入手。
其实,像宋安东一样出去打球的冰球少年,在中国虽然不多,但也并不是凤毛麟角,于天德介绍,这些年经中国冰球协会交流出去打球的小孩就差不多有一百多位,但目前看来,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上学读书,只是业余时间在学校和俱乐部打球,并没有像宋安东一样走职业化道路,“冰球这个运动在我国发展并不均衡,专业打冰球的队伍越来越少,因为投入较大,成绩不好,目前只有哈尔滨、佳木斯和齐齐哈尔有队伍。”于天德介绍说,但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崛起,尤其是从北美留学回来的家长,深深了解到冰球在北美的文化和地位,所以就会从小培养孩子打冰球,而等孩子长大了,凭借冰球运动也会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加拿大的学校当中去。
但尽管如此,这些孩子们在北美打的比赛依然比留在国内的小队员场次多了不少,“我们有很多运动员,整个职业生涯可能就打了一百来场,所以在场上根本找不到感觉和状态。所以大家会发现我们的队伍在打比赛的时候,会有教练员在场边喊,因为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该去什么位置上,也没办法,比赛场次不超过五百场就很难找到比赛感觉。但这些去国外训练的孩子们一年打的比赛就有一百来场,几年下来就超过国内同龄孩子不少。”于天德介绍说,他手里有一个冰球国少队的名单,在海外求学打球的孩子,共有9人入选,除了去年入选的宋安东、英如镝、钟伟之外,还增加了李欧、陈梓蒙、李林泰、柳子聪、朱博文和龚信志6人。
但海外求学打球的这条路并不好走,需要花费的财力与精力都令人咂舌。且不说宋安东在加拿大打冰球一年的花费接近两百万元,就在他们出去之外打球的费用同样不菲,以北京俱乐部打冰球的孩子为例,最普通的装备也要6、7000元,而上课选择一对一的教练课,每节课都要200、300元,有的家长甚至每天都送孩子前来打球。此外,这些小冰球俱乐部还经常选派队员出国参赛交流,这样计算下来,一般的工薪家庭很难负担孩子打冰球的费用。
而如何让更多有条件的孩子成为冰球运动员,则是于天德思考的问题,他说,由于北美的冰球极为发达,因此,如果在中国推行美国、加拿大的冰球训练模式,或许会让孩子们少走弯路,“我们的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孩子们入门的技术学得都不太一样,甚至会形成不同的技术风格。”于天德说,他认为,中国冰球首先应该提高教练员水平,培养一批具备实力的教练员,让孩子们从小就形成正确的技术姿态。
而如果能在学校里推行冰球运动,形成系统的校际比赛,一定会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重视起来。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如果都有俱乐部联赛,也就是像美国、加拿大这样的赛事以及培养模式,孩子可以通过打冰球拥有好的出路,那家长们一定会让更多的孩子们参加到这项运动当中来。(中国体育报 王向娜)